我知道了
上河工
本文字数:1908

□ 王苏海

上河工,就是挖河,或者叫兴修水利。在上世纪50到80年代是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也是农民应尽的一项社会义务。当时上河工是农村最苦最累的农活,生活条件和劳动强度形成很大反差,其艰苦程度是令人无法想象的,里面的辛酸苦辣一言难尽。上河工、两上交、计划生育,当时曾经被称之为农村工作的“三大难”,上河工则排在第一位。

每到冬春农闲季节,各公社就会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根据工程需求,或开挖新河、或疏浚河道、或修建桥闸涵洞。由于当时没有挖河机械,那时候的大小河道基本都是靠人工一锹一锨挖出来,一车一车推出来的。每到挖河的时候,工地上黑压压一片,密密麻麻,几乎是车靠车,人挨人,尽管进度缓慢,但工程质量却很高,直至现在我县境内的古泊善后河、界圩河等许多河道还是那个年代的人工杰作。

上河工的人被称为“出夫”,出工的人又被称为“泥夫”或者民工等等。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明确规定,一般县级以上水利工程,民工年龄在20~45周岁,县级以下集体水利工程,可放宽到20~50周岁。上河工一般冬季从霜降开始,一直到农历腊月才能结束,因此,河工上一直流传着“急急匆匆,回家过冬”“急急躁躁,回家祭灶”的顺口溜。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型水利工程是国家、省规划的,称为大河工,小型水利工程是县、公社规划的,称为小河工。

我出生在50年代,到20岁那年,正好高中毕业。毕业回乡那年秋季,经生产队长分工安排,第一次加入了上河工的队伍。那时我正处于年轻气盛,但更多的是好奇,一点也没有感到畏惧,工程地点就是本县南岗公社境内叮当河涵洞。

生产队长将上河工人员名单一公布,上河工的青壮年便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有的修车补胎、有的更换小车支腿、有的购买铁锹。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10多个同伴便把生产队发给的粮食、大白菜、豆油、烧饭的柴草、做饭的大锅以及搭棚舍用的毛竹、芦席、塑料布等装上各自的独轮车,每辆车上足有200斤,然后排着长队浩浩荡荡向工地出发了,经过两天的风餐露宿,终于在第三天到达了叮当河涵洞。到了目的地,伙伴们便在工地附近,选择一块地势较高,坐北朝南的向阳处搭建起棚舍。经过伙伴们七手八脚地一阵忙碌,很快就搭起那种极简易的拱形棚舍。晚上我和伙伴们就并排睡在稻草铺的地铺上,挤在一起御寒了。

待安顿好之后,各自分头到工地认领了自己的工段,便投入这场火热的冬季水利战役。工地上的活可算又苦又累,挖锹的人要不停地将烂泥挖到独轮车上,推车的人要把车上200多斤的烂泥沿着河坡推到100多米远的河堆上,这样的劳动强度,体力稍差的人是难以承受的。常常是天不亮出工,晚上要到太阳落山天黑才收工。可谓是“三个急匆匆,两个黑洞洞。”一天下来,我便累得腰酸腿痛,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晚上身上的汗臭味、脚上的脚丫臭味,都懒得去洗,人朝棚舍的地铺上一倒便呼呼大睡。在工地上,无论是天寒地冻,雪花飞舞,风寒料峭,西北风如刀子般地划在脸上,从不停工。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令人难以想象。但是,伙伴们在负责水利工程的乡村领导带领下,战风雪、斗严寒、挖冻土,硬是把成千上万方泥土推上岸,疏通了河道,修筑了涵洞,胜利完成了这次冬季水利工程。待回到家中,母亲看我又黑又瘦,心疼地流下了眼泪。那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河工工地,最奢望的就是县、乡领导前来慰问,他们来时都会带来猪肉、粉条、食用油等,终于可以尝到肉味了。民工们欢呼雀跃,工地就向过节一样热闹,早早放了工,个个兴高采烈地将领导团团围住,瞪大眼睛看他们给每个小队一块一块地分猪肉,人人心里像抹了蜜糖一样甜。其实,当时也没有佐料,就是大白菜、粉条、白开水煮肉,吃的是原汁原味原生态。在那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像这样能吃到猪肉的大餐在一个河工季,也只有2到3回。平时大多白菜烧豆腐、辣椒炒土豆就很不错了。

后来,大学虽然与我无缘,但因为我在学校成绩优异,文字功底扎实,先被大队任命为共青团书记,在此期间,我采写了多篇新闻稿件先后被《连云港日报》、连云港广播电台、县广播电台采用,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因此,后被公社聘用为党政办专职通讯报道员,一干就是近30年。从此,也就再也没有上河工。如今,回想起第一次上河工,虽然吃了一些苦,但也使我得到了锻炼,让我更加懂得农民的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从事的事业来之不易。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建设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上河工挖河泥已成为过去。如今,不管多大水利工程,都采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来完成。原来那些靠人工挖河,原始落后的劳动方式将永远成为历史。上河工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千万民工用心血和汗水,织成家乡纵横交错的河网,灌溉着万顷良田,保障了农业年年丰收,他们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应该永远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