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德
清明时节,这中华民族祭祀的节点,众人共情时,你会觉得春光明媚中像氤氲一丝淡淡哀思,偶尔有些压抑的心绪会酿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追忆之情。
往年此时,我虽心有所念,因已故双亲的骨灰早湮没于家乡黄土数十年,怀想他们的恩泽音容,只在一念一刻间,举目遥望二老长眠的青青麦田,聊寄胸中哀思。
今年此时,感觉少儿时织就在心的英雄情结又从情感深处泛起,遥想起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闪耀在华夏时空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巍巍群像。
文天祥,这个让人听其名即生景仰思齐之心的民族英雄,他忠肝义胆的伟丈夫气节一直为后人崇敬。他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以及那气势磅礴、激励后世众多仁人志士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辉耀在历史的星空,激励鼓舞着无数人。
学生时代读他的《过零丁洋》强化了我心中的英雄情结;今日再读,越发被他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感动;从他被元军俘获入狱到从容赴死的每一表现,都让人感动敬佩至流泪。
面对元军元帅、元朝丞相的苦苦劝降,乃至元世祖忽必烈几次派人许以高官招抚,他始终不为所动,“只求速死”,顶天立地的忠义气节彪炳史册!
刑场上,他整顿衣冠,面对家乡故土虔诚俯首参拜。拜毕,他平静地对刽子手说:“吾事毕矣。”说罢,从容赴死。这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撼人心魄!
其妻得知噩耗后慨叹一句:“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然后携女殉他而去。满门忠烈,灼照千秋!
这时,文天祥的同乡、同学张千载,冒死将他们一家尸首带回老家庐陵安葬。这历史尘埃中小人物的大义之举感天动地,或是文天祥的气节感召吧。
我想文天祥所以具备这精忠报国的优秀品质,概源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植根在骨子里的中国古老优秀历史文化的浸淫熏陶,胸中激荡着守护江山社稷的忠义情怀。
回看中华民族历史,像文天祥这样让人敬仰膜拜的英雄不胜枚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们哪一个不是壮怀激烈,将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置于心间的铮铮铁汉?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像他们这样令人高山仰止的英雄灿若辰星,遍载史册。
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身陷囹圄,不改初衷,任国民党怎样以高官厚禄引诱,乃至蒋介石的封官许愿,都丝毫不动心,始终持守共产党人的信念而从容就义。
红十军的创始人与领导者方志敏同志,也与秋白一样,经受同样遭遇,但可爱的中国深植他心,鄙夷奢靡腐朽、珍爱洁白朴素生活的理念矢志不渝。
我行笔到此,耳畔仿佛传来当年烈士脚下沉重铁镣的叮当声,眼前浮现烈士那器宇轩昂、慷慨赴死的伟岸身躯。
遥想忠魂向着光明走过的征程,今天再看他们血洒中华的广袤沃野,强大祖国雄踞在世界,人民生活安乐祥和,他们该九泉含笑了。
在清明这个全民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既要祭祀祖先,也要纪念先烈,特别应利用这一契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人民的远见卓识,领悟他们用侠骨柔肠铸就的家国情怀,让我们的人民世世代代高举无数烈士鲜血染红的旗帜,跟着党向着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