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朝喜
一曲红歌,满腔激情;一路高歌,向圣地前行。
由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青山合唱团”,久有心愿,要带着红歌穿上红军的“标志服”,去瞻仰燎原中国革命之火的圣地井冈山。
“阳康”后旅游市场的活跃,终于让“青山团”人打起团旗,踩着四月的春风,雀跃着成行寻梦井冈山之旅。
D字头374号动车从连云港出发,载着青山团42颗砰砰欢跳的心,在高铁上一路向目的地飞奔。列车从扬州过江南达镇江,再西经南京、芜湖、铜陵又过江北达安庆、潜山。潜山境内大江分流,茫茫两派水天一色,动车再次穿越两座跨江铁路大桥,南达九江。动车高速飞驰在祖国绿色地毯上,蛟龙般游走在长江沿线南北, 忽而越江南下, 忽而越江北行,犹如织机上的飞梭, 更像天际间的流星,让人惊叹,给坐多了“绿皮车”的我带来无限惊奇。1969年建成的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举了全国之力,而如今,这长江跨江大桥建成之多之快,就如工匠在“办家家”,中国高铁建筑成就的辉煌,不得不让人赞叹与自豪。
不知是谁,会观察、善发现,突然呼叫着:今天动车四渡“赤”水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十里蛙声鼓不歇。由一而众、由弱渐强的“四渡赤水”在车厢里唱响。“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歌声穿越岁月长河,让动车行走的风,带给人们无限的缅怀与思考;音符飘缈在大江大河和绿野之间,激发出初心向发的美妙韵律;旋律在车厢里回荡,欢快奔驰的列车也陶醉了深情的旅客。邻车厢旅客有探望的,有拍照的,有唱和的,有打着节拍叫好的,同车共鸣。
当青山合唱团的队员身着灰布红军服,头戴红星点缀的八角帽,打着绑腿扎着腰带行进在翠竹拥抱的井冈山小径上,游客驻目观看的回头率齐刷刷的多,沿途的旅客欢呼:红军回来啦!红军!红军!你们别走!“红军” 整齐地列队在广场上红色井冈的地标前,随着合唱指挥棒的扬起,前奏曲由远而近地轰响,长征组歌节选《过雪山草地》的美妙旋律从女声部悠悠地唱响,既而全场齐鸣。这边唱,那边和,各声部叠加流韵;女声柔,男声雄,红歌飘响五井中。“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歌声一下子震惊了全场,引多少团队驻足欣赏;“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两个声部深情的演唱,也让高山折腰、山溪驻足。当“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音符,在指挥棒奋力上扬中突然收住的时候,井冈翠竹碧叶摇动掌声婆娑;香樟吐芳芳香尽释;杜鹃怒放笑红了脸庞。
此时,说万人空巷也不尽然,但兴奋的笑脸、激荡的掌声和欢呼声,确是一片一片的,一阵胜过一阵的。有两个店主丟下生意奔出来看热闹的;有一个女人孩子丟在一边跑散的,都为歌声所吸引。有一位男士硬要与队员再和唱一段,唱完还意犹未尽要求再唱一段;几个年轻人乘坐的出租车突然慢下来,问队员的红军八角帽卖不卖,甚至追出去30米还在问。
此次井冈山的红歌红旅,让青山合唱团人终身难忘而又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