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业
二十刚出头,正值青春年少,我从普通兵部队调入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心中激荡。
在新的环境里,我为做一名合格的战士、为报效祖国、也为自己的前程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我摔成了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在充满希望的路上,我的心情忽然变得黯淡无光,痛苦和自卑就像一只小鸟在绝望中撕扯着自己的翅膀,就像平静的水面下汹涌着恐惧和令人落魄的巨浪。
根据病情,我被安排在特护病房。一走进病房,我整个身体就像融进了黑暗,犹如一粒尘埃在冰冷的空气中沉落。孤独、冷清一起向我涌来。
这时,一位女护士像脚底下踩着气球似地走进我的病房。她的白大褂下面露出整洁的绿军装和衣领上的红领章。虽然她一副严谨端庄的军人形象,但掩饰不住淑女才有的那种清秀、娇媚的面容和明净灿烂的眼神。她温柔地冲我微微一笑,并自我介绍是我特护病房的李护士,接着,她熟练地在床上铺好衬单,摊开被子,摆好枕头,把床头稍稍摇高,轻轻地扶着我躺在床上。又给我打来一壶开水,并为我倒上一杯。一会儿,她又端来一盆正开的兰花,放在桌子上,兰花的幽香和李护士的芬芳立刻在房间里荡漾,我一颗荒芜枯萎的心,一下子变得绿意盎然、鲜花怒放。一丝温馨的抚慰,缥缥缈缈的关爱充盈着我的心房。特别是潇潇洒洒散发着幽幽清香的那盆兰花,就像是李护士每时每刻都笑盈盈地陪伴在我的身旁,我污浊糟糕的心潮竟然溢出了甜蜜的琼浆。
从那以后,李护士就像那盆脉脉含情的兰花,天天黏在我的病房。就算哪天轮到她休息,我的病房里依然有她的身影和笑靥。每天除了喂我吃药,为我挂水、换药,还帮我打水洗脸、刷牙、擦身、洗脚,房间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没有胃口,她就每天到厨房为我单独订餐,我的家信也都是她帮着邮寄,一有空就和我拉家常、谈理想。我渐渐就对李护士产生了依赖。每当我听到她那熟悉的脚步声,即刻就有了一份好心情,住院养病模式就会立即转换成休闲享受模式。只要李护士在,我低落的情绪就会得到宽慰,就会重新燃起战胜伤病的勇气和信心。
我是重病号,王军医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案为我治病,熬中药的事情李护士自告奋勇揽到自己的头上。她每天晚上一个人寂寞地坐在炉子旁,耐心地等待药汤熬好,然后拿到我的病床边,分成两份,以便早晚两顿服用。她端着滚烫的药汤,耐着性子轻轻地吹拂,直到药汤慢慢地变温。我看着她温暖而企盼的眼神,刹那间,似有一缕希望之光点亮了我的心田,眼前变得春光明媚,我无法拒绝汤药的苦涩,端起她送到我手边的碗,把“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药汤一饮而尽。第二天一早,她早早赶到病房,把药汤温热,眼看着我把药汤喝完。我整整喝了三个月的中药,她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怀着同样的一腔热情,不断地将我的情绪和伤病向好的方向转化。
卧床期间,隔三岔五李护士就要替我洗一次衣服。第一次帮我洗衣服,她一大早就站在我的床前,要我把衬衣脱下来让她洗。我有些不好意思,她费了一些嘴皮子之后,我只好脱下上衣。她不走,要我把短裤也脱下来。不论她怎么纠缠,我就是不脱。不由分说,她就把手伸进我的被窝,抓住松紧带就往下拽。我无法拒绝,任由她把我的短裤脱下来,我把脸用被子紧紧地蒙住。待李护士轻手轻脚地走出病房,我掀开被子,望着她的背影,莫名的亲切和幸福涌上了我的心头。这可能就是“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的人间王道——慈悲,更是一名护士、一名军人的大爱情怀。
李护士是非常细心的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曾向王军医讨要过处方。这件事被李护士知道了,她花钱买了药,并按照我平时给家里寄信的地址,把药寄给了我的母亲。母亲回信说,药收到了,我莫名其妙。但我没费多少脑筋,就断定这事毫无疑问是李护士干的。我的心里一阵柔软。我要给她钱,她拒绝了,说:“我给妈妈买点药,也是不让你焦心,让你安心养病,你早日康复,比我这买药的钱更值钱。”我迷离的目光久久没有离开她火热的眼神。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我的病一天天好起来,能下床活动了,人也神彩奕奕,我从特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但李护士没有减少和我的接触,一如既往帮我干这干那。李护士在我病房的朝朝暮暮感动着我。那天,我写了一篇介绍李护士事迹的通讯并在院广播里播出,一些医护人员跑到我的病房,说我的稿子写得好,同时也纷纷向李护士竖起大拇指,对她的事迹赞不绝口。李护士谦虚而平静地回应着大家的赞美,并半是调侃半是夸奖地说:“你原来还是个文人。”但我从她明亮温情的眼神和嘴角隐隐的笑意中,体会到了她心底荡漾着感激和高兴的涟漪,有一朵洁净的莲花在她心底悠悠绽放,清香无比。我心里有一种对李护士的付出终于有了一点回报的快乐。
院里要求各科室每周出一块板报,并进行评比,我住院的内一科出板报的任务落在了李护士的身上,她用试探的口气问我能不能帮忙。这正是我继续回报她的好机会,何况,我在部队就经常出板报,这驾轻就熟的事,难不倒我,我一口答应下来,李护士激动地紧紧握住我的双手。当时正值暑天,出板报的黑板放在一间小会议里,那个年代,房间里没有电风扇,更谈不上空调,在房间里一动不动,也热得汗流浃背。我坐在椅子上写板报,李护士和另外一名护士一边一人,不停地给我扇扇子。一块板报写完,足足需要两个小时,她们俩一分一秒也没有停歇,两只手换着扇,等我的板报写完了,她俩早就浑身是汗了。我写的板报每期在全院评比中都是第一名,每次都赢得护士们欣赏和赞许的目光,我的心里有一种这才对得起李护士的美好感受。
我快要痊愈出院的一天早上,李护士轻手轻脚地走到我的床头,把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塞进我的手心。我躲到走廊里打开纸条一看,她写了这样的几句话:“我们相处了半年多时间,你快要出院了,就没有什么心里话要对我说吗?请你说说你对我的印象、感觉,我希望今后我们保持联络,继续相处。”我反复看了两三遍,心里不禁一喜,心情愉悦地流动起来,有一种撼动灵魂的激荡。我真想提笔“掏出自己燃烧的心”。她的信蕴藏了满满的正能量,给了我康复的信心,给了我前进的力量,给我年轻的生命洒满了阳光。恰在这时,李护士被推荐到一所名牌军医大学深造,临走那天,我和大伙一起送她到医院大门口,我在人群里目送着她,把感激和无奈化作深深的祝福。她一步三回头,仿佛是在人群里搜寻我的身影。在她去上学之后不久,我也完全康复,很快便出院重返部队了,但她就像盛开的兰花每时每刻给我送来馨香。
是李护士微笑的滋润,春风似的语言激励,贴心的护理,情感的浇灌,还有医生的精心治疗,让我年轻的身体,终于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