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肝炎 是你想的那样吗
本文字数:1479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目前已明确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丁型肝炎病毒只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共餐不会传染乙肝

不同型别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

轻松远离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等可以有效预防甲、戊型肝炎的感染。接种甲肝疫苗、戊肝疫苗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丙型肝炎目前不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以下行为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感染: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拒绝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等。

乙肝患者跟大家“一样一样的”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被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生育。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一般而言,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后,即使同乙型肝炎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现实中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型肝炎,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一些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有所顾忌,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新生儿不被感染。但极少数(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

随着人们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认识日益深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为保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其目的是保护公众平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

从医学角度讲,为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乙型肝炎,对于有医疗需要的个人,常规健康体检不限制检查乙肝感染标志物。对于单位组织在职人员集体健康体检,则也应本着自愿和私密的原则,只将乙肝检查结果反馈给个人,不得告知单位和任何其他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