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王廷相大伊“升峦瞰高旻”
本文字数:2430

□ 吴成芳

大伊是古海州南境,早在民国前称之为大伊,悠悠历史,古意盎然。大伊之名称谓由来已久,《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副县级)。明清时期大伊山属海州府辖地(朐阳县)名称为大伊市。作为州郡下辖的地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置灌云县,1948年6月县治迁入大伊山。

古时的大伊就是南来北往进入海州郡的交通要道,实为水旱通衢。明·王廷相(1474~1544),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任兵科给事中。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明代“前七子”之一。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亳州判官,再升为监察御史,最终因宦官诬陷,于正德九年(1514年)被贬为赣榆县丞。王廷相在这一年秋天,曾途经大伊。他在大伊留下《舟泊大伊遂登岭眺望》二首,至今在大伊地区百姓中传诵。

今天人们从王廷相的下一程《早发新坝》诗:“星摇淮浦夜,月湿海门秋。”显示出他于当年秋季的一天,船行至此舟泊大伊。

遄征徒已疲,安迈舟始忻。客程急日夜,惊澜骇崩奔。篷心悦留止,升峦瞰高旻。海岱指间得,扬楚望中分。洪河吞淮沚,岘口拱齐门。古石堕危壁,新沙亘高垠。山川日已改,人代焉足云。丘坟但宿莽,碑版空残文。伤心古往迹,感慨郁难陈。于焉任化轨,庶以豁忧殷。

王廷相诗中开头描述了自己在长途旅行中的感受,前半部分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疲惫,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在舟中休息时的欣慰和愉悦。整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理变化和对休息的渴望。诗中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急迫。“客程急日夜”描绘了旅途中时间的紧迫感,“惊澜骇崩奔”则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旅途中的波折和动荡,如同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自然景象。 “篷心悦留止”指的是心中满怀喜悦,选择停留于古时的大伊这片美好之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大伊山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大伊山因“华夏第一贤相”、中国美食和创制中药汤液的始祖伊尹晚年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升峦瞰高旻”则描绘了攀登山峦之巅,俯瞰广阔天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胸怀壮志、目光远大的情怀。王廷相在船行停歇之时,不顾舟行劳累,上岸爬上了紧贴岸西侧的一座海拔百多米的奶顶山。 诗人登高眺望,一望无垠的东海岸边地理景观,他心中涌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河的壮丽景象和地理特征。王廷相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感慨山川地貌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人类的历史和世代则如同过眼云烟,不足挂齿。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诗中更强调了自然界的巨大变化与人类历史的相对短暂和渺小。登山后见到山崖一处“丘坟但宿莽”,古坟墓上长满了野草,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是否是后人传说中的“花子坟”故事,逝去了600年历史遗存,早已不复存在。“伤心古往迹,感慨郁难陈。”是王廷相无奈和感慨,也使他抒发对当权者的愤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期望。“于焉任化轨”指的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不违背事物的本性;“庶以豁忧殷”则是希望借此能够解除内心的忧虑和烦恼。王廷相的诗作中字句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舟泊大伊遂登岭眺望》其二: 周雅述淮夷,汉服分楚甸。长江带南纪,王图此雄冠。职事有行役,超旷任眺玩。 览古情讵释,望阙泪已泫。缅哉天路长,倏尔岁华晏。侧身蹈穷海,縻廪依下县。积愠将奚尤,素履竟谁辩。虽恊康乐情,终切子牟恋。效志谅有激,陈辞忽纂纂。即非周南史,留滞有馀叹。

“周雅述淮夷,汉服分楚甸。”王廷相任上曾履职全国多地,诗文中对淮夷地区和汉服文化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展现了古代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王朝兴盛的期望。诗人登上“淮北第一神山”望远,感叹东海的这里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是历代封建王朝成就雄图伟业的理想之地。诗中当时明王朝的“王图”指的是宏伟的规划或蓝图,“此雄冠”则强调了地处这里的东海岸地理位置和战略优势。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和强大的期望。

“职事有行役,超旷任眺玩”的意思是:由于有职务在身,需要处理公务,因此能够超脱旷达地任情远眺游玩。他这种仍能保持闲适心态,享受自然美景的生活态度,也描述了他在旅途中欣赏自然风光的心情。“览古情讵释,望阙泪已泫”的意思是: 诗人眺望古迹时,心中涌起的情感无法释怀,望着远方的宫殿(阙),泪水已经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这句诗表达了王廷相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远方君主的忠尊思念之情,情感深沉而真挚。“缅哉天路长,倏尔岁华晏”诗出自唐代诗人谢灵运的《长歌行》,表达了对于遥远路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倏尔岁华晏”则表达了对时光迅速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侧身蹈穷海,縻廪依下县。”诗人被迫离开京城,流放到偏远的海边,依靠微薄的俸禄在偏远的小县生活。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的困境和无奈。“侧身蹈穷海,縻廪依下县”出自《诗经·大雅·板》,主要表达了对君主应遵循道德规范、不要积怨于民的劝诫。这句话强调了君主应以身作则,不要被小人所迷惑,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虽恊康乐情,终切子牟恋。”这句诗反映了王廷相对未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效志谅有激,陈辞忽纂纂”的意思是:内心充满激情,言辞流畅连续。“效志谅有激”指的是内心充满激情,“陈辞忽纂纂”则形容言辞流畅连续,整体表达了诗人内心激动时言语的表达状态,反映了诗人对未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王廷相一生以博学、勤奋闻名于世。谪赣榆丞两年,在其70载人生历程中可谓短暂。他却写了大量诗文,其中赋2篇、杂体诗118首、杂体文3篇,外加序合编为《近海集》,为古朐大地上的大伊、赣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