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
本文字数:2079

扩量提质促转型务实争先谋发展

县临港产业区

一、以重大项目为龙头,着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除循环利用和环境治理外,园区不再新上化工项目,重点发展港口物流、装备制造、船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重石化等产业,突出临港型、基地型、高质效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二是强化招商选资。加大对上市公司、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力度,借助台湾“中国石油学会”、天津韩商会等平台,精心谋划承接产业转移,明年确保签约过10亿元项目10个,过50亿元项目2个,力争在百亿元项目上再求突破。三是加快项目推进。创新推进机制,全力做好服务,新开工过10亿元项目8个以上、新竣工过亿元项目15个以上。

二、以载体建设为支撑,提升完善承载能力。一是加快港区建设。确保2号码头建成投运,3号码头开工建设,统筹推进4号码头前期工作,年吞吐量达到200万吨;建成港口物流园10万平方米堆场,引进物流企业6家,构筑区域性港口物流框架;完成一级渔港建设,配套建设海产品加工区;加快5万吨航道疏浚、海河联运及口岸开放推进速度;口岸联检中心10月份投入运行,实现口岸临时开放。二是加快燕尾新城建设。确保建成商务中心、规划展示馆、四星级酒店等重点工程,加快打造黄海水库、湿地公园、海滨大道观海平台等景观工程,完成燕尾港镇码头腹地等重点区域650户居民搬迁,不断提升新城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快载体配套建设。投入2.76亿元,重点拉开纬七路西沿、经十路北延、经五路、景观大道等20公里道路框架。完善20平方公里装备制造区、5平方公里石化及新材料区路网、水、电、气等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中小企业园新开工厂房10万平方米,招引项目15个。

三、以创新转型为主线,加快培育新特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特产业培育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加快科技创新。借助与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新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力度。启动建设海洋科技园,重点发展海洋通讯科技、海工装备研发等,加快集聚海洋深加工高新技术企业。

四、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全力构建和谐园区。一是把生态文明园区创建目标与环境工程建设、企业综合治理、系统监督管理有机结合,结合实际做好系统性规划,全面构建省级生态园区。二是狠抓环境提升。深入实施环保综合整治方案,强化企业环保整改,确保完成光大环保、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发挥明管输送、明沟改造等工程环境提升功效,加快推进500米卫生防护距离敏感目标搬迁。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推动我县农业全面发展县农委

县农委

一、实施粮食丰产行动计划

优化稻麦种植方式,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创建麦稻规模典型。以实施丰产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活动,广泛培育高产典型,在所有乡镇建设1个千亩小麦机条播示范片和1个万亩水稻机插秧大连片。通过改进种植方式、实行典型引导、加强技术服务,确保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80万吨以上,实现省吨粮县目标。

二、实施高效农业扩量提质行动计划在规模扩张上,我们将突出西部岗岭地区、242省道和孟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进一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全年新增设施栽培面积3万亩;在质量提升上,突出园区升级改造、外向型基地建设两个重点,对凡是新建和扩建的农业园区,一律建设日光温室和智能连体温室,切实减少钢架大棚使用,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同时以蓝莓、紫苏、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为重点,引进新的投资主体,新建或扩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力争农产品创汇达到1500万美元。

三、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行动计划

确保年内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个以上;同时做好农业招商服务工作,协助每个乡镇及主要为农服务部门年内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个以上,其中在县农产品集中加工区落户项目5个以上;积极配合、服务相关乡镇启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农产品深加工向纵深推进,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一是狠抓品牌创建。确保2014年全县发展鲜活农产品注册品牌和农产品加工包装品牌40个以上,创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50个以上。二是推进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三品”基地建设水平,年内新增“三品”认证基地面积5万亩以上。三是健全监管体系。把农产品质量监管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年检测数量突破1万批次,再争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等奖。

五、实施畜牧业增量保优行动计划

一是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以推行畜牧业“三退三进”为主要发展模式,以新增20万头生猪、200万羽家禽为主要目标,实现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再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促进养禽业恢复性增长。力争禽业养殖规模较2013年增长20%。三是加强重大疫病防控。保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再创省生猪养殖先进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六、实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行动计划

按照稳中有进的原则,认真抓好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建设、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等9大指标任务的落实,同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其余12项指标的协调推进,确保全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全省排名再上升2~3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