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暑天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没胃口或是引发胃肠不适。相较其他食物,喝上一碗吸收各种食材精华的“养生粥”,是个不错的选择。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的说法,大暑时节喝碗粥,消暑的同时,脾胃也更舒坦。
一碗粥里藏着多种健康好处
相较其他食物,粥的制作过程简单,五谷肉菜皆可入粥,能滋补、易消化、养肠胃。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对健康也有益处。
1.滋养身体
熬粥时,米油会浮在稀饭最上面形成一层白黏、糊香的粥液。《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养)。适量喝米油能滋润胃肠道,婴幼儿、体虚者和老人都适合。
2.有益肠胃
粥类食物便于吸收,又保护胃黏膜、增添津液,只要选对煮粥的食材,的确可以在特殊时候起到养胃作用。
胃胀气时,少用黄豆、黑豆、绿豆熬粥。芸豆、红小豆可以用,但比例别超过1/3,煮粥前泡水8小时以上。
肠道敏感时,粥里可以加些糯米、大黄米、山药、莲子等,更加粘稠温糯,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消化不好时,可以把食材打成糊,需要注意杂粮糊要足够浓,否则营养成分太稀薄,而营养不良会消化更差。
此外,由于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不推荐患有胃病或胃部不适的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否则血糖容易快速升高,不利于控糖。
3.营养均衡
米粥本身的营养较为单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应吃够12种食物。以粥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添加多种辅助食材,即可达到均衡营养的目标。
4.补充水分
粥的含水量通常达90%,粥里的水和淀粉结合,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慢,在人体留存的时间较长,比单独喝水让人感到更加滋润。
夏季养生粥谱
营养专家推荐6款夏日养生粥,每种口味都各有养生特长。
1.西瓜皮绿豆粥:消暑利尿
西瓜皮有助利尿,还能清热解暑。绿豆是养脾胃的良品,可以帮助防暑、利尿、消肿。
做法:将大米同绿豆入锅煮10分钟,削去西瓜皮的外皮,切成丁后放入锅内,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成粥,吃的时候可以加些白糖或陈皮丝。
2.薏米红豆粥:祛湿消肿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薏米富含有助利尿的钾,非常适合易水肿的人。体内湿气大的人也可以常吃,但体质虚寒者和孕妇不宜长期食用。
做法: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这款粥四季皆宜,在炎热的夏季最为适合。
3.丝瓜粳米粥:清热化湿
丝瓜味甘性凉,可解暑除烦,清热化痰。身热烦渴、痰喘咳嗽的人,可多吃一些。
做法:取丝瓜、粳米适量(比例大致为2:5),丝瓜去皮、切块;将米淘干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粳米煮熟后再加入丝瓜,煮沸后等待5~8分钟即成。
4.莲子百合粥:健脾润肺
莲子有健脾补肾、清心安神的功效,百合润肺止咳。此粥有助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不适。
做法:将百合切成小块,莲子用热水泡软,然后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烧开后,再放入莲子和小枣,改用中火继续熬煮到熟。
5.冬瓜瘦肉粥:消暑健脾
冬瓜是夏天适宜吃的凉性蔬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祛暑的功效。与大米和瘦肉同煮,能清热解毒、健脾利尿,兼有减肥的功效,适合暑热烦闷时食用。
做法:大米入锅后煮25分钟,将冬瓜切成小方块,猪肉馅加盐、湿淀粉拌匀后同加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
6.荷叶莲藕粥:促进食欲
莲藕味甘多液,可增进食欲;荷叶性凉,它独特的清香有助消暑利湿。此粥具有缓解暑热所致的头昏恶心、食少腹胀等功效。
做法:将荷叶洗净放入锅内,水烧开后捞出荷叶,汁留下,再将莲藕切成小粒,与大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