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把握时代脉搏 迈出坚实步伐
全县民政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奋力前行
本文字数:2352

□ 丁茂柏

县民政部门肩负着确保全县人民尤其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艰巨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县民政局在已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省委民生共享战略,紧扣“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力保障底线民生,补齐“百姓富”的短板,优抚安置、养老服务、困境儿童救助、惠民殡葬等各项民政事业共同发力,用辛勤和汗水书写亲政爱民的务实篇章,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引领、表率作用。   

抚恤补助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

县民政局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双拥工作社会化、规范化、精细化、亲情化服务管理机制,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省双拥模范县实现“七连冠”。创新双拥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意见》《拥军优属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着力破解优抚对象抚恤、退役士兵安置、随军家属调动、军队子女上学等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双拥宣传力度。积极协调宣传、文化、新闻等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了“全国拥军模范”王继才先进事迹;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双拥宣传氛围。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积极实施“四项拥军工程”,有计划地帮助部队搞好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驻灌部队的战备执勤、军事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严格落实政策法规,每年投入经费上千万元重点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难、看病难”问题,抚恤补助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大退役士兵安置力度,退役士兵培训率和安置率均达100%;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建立双拥共建协会,先后20多次走进部队特别是边队、海岛等条件相对艰苦地区连队走访慰问,为部队做好事、办实事,受到部队官兵的欢迎。驻灌部队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和助学兴教活动,积极参与驻地抢险救灾等工作,先后参与地方救援50余次,出动车辆100余台次,向困难群众捐款1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0余人次。

养老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一个呼叫终端、一个服务平台,足不出户就能为老人提供助餐、推拿、家政、理发、日间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老人能如此享受快捷周到的服务,主要得益于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县民政局借助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和互联网技术,率先在全市建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位于县城核心区,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投资800多万元,由康乐区、餐厅、棋牌室、足疗休息室、电子阅览区、上网区、多功能室等组成,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籍、紧急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上海海阳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取得经营权,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自今年7月份试运营以来,前来休闲、娱乐、健康的老人络绎不绝。已服务老人2600余次,辐射周边6个社区,“智慧养老”让老人触手可及,被老年人誉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也是我县推进“互联网+养老”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之举。

每个农村留守儿童都有“家长”管

县民政局围绕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目标,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从强化制度建设、整合关爱力量、完善关爱责任体系,编牢织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关爱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省民政厅领导给于充分肯定,认为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全省推广。强化制度建设。率先在全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县级层面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全市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和编制,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强化保护机制。县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按照部门分工要求,密切配合,握指成拳,共同发力,全县共签定监护责任书10733份,所有农村留守儿童都纳入有效监护。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协同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参与。积极发挥爱心人士、公益慈善组织、民办机构的作用,协力做好关爱保护工作。南岗“三留守人员服务站”,集中收养社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老少同乐,其乐融融,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省民政厅领导誉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升级版”。南岗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成为全校814名农村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华英外国语学校“寄宿制学校+代理家长制”代管模式,使614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家长管”,实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最大化。

惠民殡葬实现“全覆盖”

为推进少占地或不占地的生态安葬,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民政局积极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一是建立丧葬补助制度。协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逝后火化发放丧葬补助费用1000元。二是完善惠民殡葬制度。于2016年9月1日起出台实施《关于免除无丧葬补助费的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的通知》,对无丧葬补助费的居民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实行免费,免费项目为普通车遗体接运费、遗体火化费、骨灰盒费、告别厅租用费,最高免费限额为每具960元。从而实现惠民殡葬“全覆盖”。三是建立生态安葬奖励制度。将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于今年7月1日起出台实施《灌云县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对采取海葬和县内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使用可降解骨灰盒葬的,每例奖励1000元;对采取集中守灵的,每例奖励1000元。通过积极落实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进一步减轻群众的丧葬负担,节地生态安葬已逐渐成为全县殡葬的主流。

我县孤儿养护教模式获评全省民政十大创新成果

民政局局长李建忠看望优抚对象

民政局副局长张建标慰问县武警中队

民政局副局长唐祖高慰问贫困户

民政局副局长成海琴走访慰问贫困户

灌云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营

实施“慰烈工程”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灌云县农村留守儿童“孝道文化“夏令营

投资两千多万元的灌云县老年公寓在全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我县殡葬改革做法获得部级领导肯定并在全国推广